一路走来,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或欢欣或激励,一个脚印一步成长,深深浅浅,感谢时光,教会了我怎么样成长,怎么样去演绎我们的生活,让我对这个未知世界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它没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完美,它和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以下内容,期望会对你有帮助,更多精彩,持续更新!
1、选择题:
1.宗法制得以维系的要紧原因是血缘关系,能证明这一看法的材料是()
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医生。”
2.秦始皇确立的皇帝规范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下列能体现此规范特征的是()
①“法令出一”②“天下之事无小大皆诀于上”③“别黑白而定一尊”④“主*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王位世袭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目前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益于皇帝集权
C.规范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5.《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段材料的主要含义是()
A.明朝的内阁大臣就是丞相
B.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C.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置政务
6.国内古时候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规范。这类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中央集权B.监察权C.对农民的控制D.*皇权
7.中国有一副传统对联: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和这副对联有关的古时候选官方法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官制
8.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规范……”他所指的“贵族政体”是指()
A.秦朝皇帝制B.西周分封制C.明代内阁制D.元朝行省制
9.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
A.列侯所献的酎金有问题
B.汉武帝贪财暴虐
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大了皇权
D.汉武帝加大了对地方的控制
10.“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极为时尚的俗语,它体现的有关宋代的社会现象是()
A.中央集权B.削弱相权,加大皇权C.文人政治D.强干弱枝
11.“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
所指的规范应该是()
A.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内阁制D.元代的行省规范
12.学完“古时候中国的中央集权规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
四个选题筹备拓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题目明显不适合的是()
A.《浅析国内早期国家政治规范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规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3.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将来仍然有重大影响,其中的一些原则渐渐演变为封建的宗法规范。这类原则包含()
①嫡长子继承制②贵族世袭爵位制③父权父母制④三纲五常的*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1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民主规范的进步。”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承认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致使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致使民主规范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5.罗马人存在这种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什么地方,总要携带我们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
A.法律意识浓厚B.维护私有财产权C.喜欢打官司D.常常犯法
16.《雅典政制》有如此的记载:有,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
行刑吏筹备实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
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能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
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来
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高权力机关B.高司法机关C.高行政机关D.高立法机关
17.古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一同的本质特征是()
A.都倡导法律面前每人平等
B.都极力维护奴隶规范
C.都特别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
18.“法律条文没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可以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让人拐走
或偷跑掉,此公民需要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依据某某法律,我觉得
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看重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每人平等
19.法国学者费奈隆对雅典民主规范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看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公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②民主制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进步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20.目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假如这类法案在下院不可以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②率全体内阁成员离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④呈请女王做出终裁决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1.俾斯麦在1890年因与德皇建议不合而被罢免,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这一做法()
A.屠戮功臣B.不合法C.合法D.说不清
22.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2008年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当选第5xx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第一黑人总统。这不可以说明()
A.美国已经没有种族歧视的社会现象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
C.美国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D.美国废除去黑人奴隶制,在法律上获得与白人相同的政治权利
23.英国的漫画家为某—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
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
画。图中的房间里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
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第三共和国的三色帽。这
幅漫画的喻义是()
A.法国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斗争激烈
B.法国的共和规范经过长期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C.法国的政治规范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D.资本主义经济规范终在法国确立
24.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如果由于()
A.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B.中国第被西方国家打败
C.*规范遭到强烈冲击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紧急破坏
25.在《南京条款》的下列条约中,对中国民族经济风险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D.赔款2100万银元
26.在江苏盐城盐都县,发现了一枚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秘密铸造的太平天国大钱。这种大钱,在国内尚属初次发现,是试铸钱,并未很多铸造,存世量极少,现已见到的一枚,铸造工整、精美,设计非常有特点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太平天国币杨秀清秘铸的太平天国币
①杨秀清已不再满足于当东王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不可以长期维持团结③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④反映了太平天国“有钱同使”的平均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
27.马克思说:“推进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行为
B.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
C.清政府的*统治致使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致使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8.下列关于《天朝田亩规范》与《资政新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规范》反封建的倡导
B.《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规范》废除私有制的倡导
C.《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规范》在改造社会策略上的落后性
D.《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规范》所主张的社会模式
29.“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降低了阻力。”提出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规范》具备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资政新篇》需要进步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30.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走向。现代政治规范与民主化.法律
化.规范化等政治原则开始于()
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
2、主观题(本题共3个小题。31题18分,32题12分,33题10分,共40分):
31,规范革新是人类社会进步进步的一个要紧体现。阅读下列有关国内古时候政治规范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周文武所封子弟姓周的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来源:学#科#网]
材料2、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学会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3、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可以。…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所有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摘自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五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区域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遗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周天子弗能禁止”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两种政治规范的?
(3)材料四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手段指什么?材料四的作者对此怎么看怎么样?(4分)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常识,剖析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什么不同?元朝为何实行行省制?(4分)
32,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大家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大家。”下列是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很多露天剧场,现在遗迹尚存的就有酒神剧场和埃庇道鲁斯剧场等。雅典露天剧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表演场地的后面有供演员化装和贮藏道具等什物用的房子。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剧场充分借助了声学和光学原理。场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了解地看到和听到演员的表演。
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规范。历,故宫因失火和其它缘由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没改变,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能随意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观念。
材料三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它不只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而且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了解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经过,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打造在如此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由于长方形的会议厅更合适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讲,所谓“左”、“右”立场比较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材料四美国国会大厦俯视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讲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对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由于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很大地忧虑,……因此他们挖空心思地约束总统权力。不止是司法、立法规范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权,对犯有“叛国罪、*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并予以罢免。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行为,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三分之二参议院议员赞同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罢免。在美国历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而且除尼克松离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里斯”之剑。
请回答:
(1)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时,为何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呢?(1分)结合所学常识总结古时候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总结中国明清政治规范的特点有哪些?(1分)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规范遭到了什么样的冲击和挑战?(2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常识概括英国现代政治规范的特点有哪些?(4分)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常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列颠财产每天都处于危险状况之中:大家的人每天都可遭到侮辱;大家的君主已经在他所派的代表律劳卑身上遭到侮辱;大家的产业可能被瘫痪;大家的税收可能每年遭受四百至五百万英磅的损失。(因此,备忘录提呈人)以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大家觉得)假如直接和中国高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
材料二史学家黄仁宇说:在西方与中国针锋相对前夕,清朝已未战先衰。史学家戴逸觉得:“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常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无人认识这一历史*,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渐渐暴露”。
材料三《那,大家挨打了》
目录
前言后鸦片战争年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
第一章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长时间了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其实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黄仁宇和戴逸的看法有什么一同点?这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常识,指出英国是怎么样满足其“单相思”的。(4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从启开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A.血缘政治的形成B.社会公平的丧失
C.嫡长子继承制的形成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2.古时候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其他人事先了解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说明()
A.陪审职员的随机性可以减少误判率
B.古时候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备司法职能
C.力求维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要紧原则
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3.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中国大陆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怎么样出兵防御的诏令,下面你会如何做
A.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D.交内阁处置
4.岳飞《满江红》词有“靖康耻,犹未雪”句,其中的“靖康”本是
A.地名B.人名C.年号D.谥号
5.雅典直接民主与近代代议制不同,致使这种不一样的根本缘由是
A.经济进步水平低,缺少代议制的经济基础
B.早期民主,民主程度低
C.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有益于直接民主
D.居民的文化程度低,只能是少数人的民主
6.下图中E处在元朝时应为()
A.宣政院辖地B.中书省辖地
C.西南行省D.x藏行省
7.学完《古时候中国的政治规范》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写作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析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征与影响》
B.《简议中国古时候的选官规范》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8.罗马法拟定和推行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B.保护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
C.适应帝国贸易进步的需要
D.健全进步罗马的法律体系
9.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宗正主管皇室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时候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官员海量,政务冗杂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10.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下列对促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岛和天然良港海量B.国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C.城邦规范的形成D.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做支撑
11.唐长孺说:“汉末大姓、名士是魏晋土族的基础,而士族的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有资格成为士族。”这句话不可以反映出
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规范B.皇权承认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C.士族成为魏晋君主*规范的威胁D.士族与九品中正制是相伴而生的
12.下列历代手段中,不可以起到加大中央集权用途的有
A.秦朝全方位实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朝用分权方法加大地方控制D.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划各写一篇关于明代政治规范的论文,他们使用了不一样的研究办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
甲提出明代君主*空前加大的看法找到明太祖颁布的几道圣旨作证据
乙提出皇权有所限制的看法找到张居正的有关政治活动作证据
丙查阅到明太祖封了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九王的有关史料得出分封制在明朝仍然以肯定形式存在的结论
丁查阅到《大明律》的具体内容得出明代法律至上的结论
A.甲B.乙C.丙D.丁
14.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规范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很大的弹性。”该“规范”大概是
A.世官制B.察举制
C.皇帝制D.科举制
15.史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属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记载反映的是历哪一时期
A.西周B.秦朝C.唐朝D.宋朝
16.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大家作出的合理判断不包含
A.明清两代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社会
B.明朝废宰相导致了政治的黑暗局面
C.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统是“王室”
D.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不是*社会
17.罗马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由于()
A、公民法法令内容不全B、公民法只保护贵族利益
C、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D、罗马公民日益增多
18.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当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导致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办法,请依推行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丙乙甲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
19.雅典不只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跨了一大步。这里的“原则”指()
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C.扩大民主范围和渠道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的需要
20.“人君之于天下不可以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益于社会稳定
C.宗法制具备稳定社会秩序有哪些用途D.君主*很难治理好国家
21.某同学在学习了必学Ⅰ《古时候中国的政治规范》这一单元将来把“古时候中国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其探究课题,为此他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史料,你觉得在其史料中与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关系直接的是()
A.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C.洪武九年,太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D.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22.唐中宗曾未经三省赞同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类官员大都让人瞧不起。这说明()
A.唐代君主*高度强化
B.皇权一定量遭到三省制约
C.三省六部制加大了君主*
D.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23.下图是国内古时候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地区图。当时管理A地区的机构是
A.尚书省B.宣政院
C.中书省D.枢密院
24.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政府官员需要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士与卿医生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医生”的称谓和阶层。其缘起是:()
A.秦国实行军功制B.科举规范兴起
C.实行察举制选官D.程朱理学兴起
25.《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邪,贪*不职者,即纠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大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征收赋税B、监察官吏C、行政管理D、笔录政事
26.下表是依据司马迁《史记》收拾的历代统治者的治国之策。该记载反映了()
君主秦武公秦孝公秦慧文王……
手段十年(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十二(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A.历代秦国统治者都穷兵黩武
B.秦朝对外战争导致民不聊生
C.郡和县在秦统一全国之前就已出现
D.秦灭六国得益于正确的策略战术
27.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为适当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诗人,建议具备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办法让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需要详加考辨
28.古雅典城邦的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进步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规范进一步民主化,降低政治混乱,以民主的办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拟定了
A.五百人议事会B.民众法庭
C.陶片放逐法D.平民保民官
29.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备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进步
C.扩大平民权利,推进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30.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拟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是中国大陆;……并用抽签的方法把这类区指定给每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如此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类区域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手段()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规范
B.结束贵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专权局面
C.废除去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年代”
第II卷(非选择题)
2、解答卷(40分)
31.(本题10分)规范革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的打造,使中国达成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规范中革新的表现。
(2))据材料二剖析,英美两国各使用了何种政体?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在权力或地位上有什么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常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收获有什么?
32.(本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
地方行政规范是政治规范文明的要紧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使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依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伴随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地区,郡在边远区域。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2、
材料3、忽必烈进入中原,打造元朝,为加大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置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规范史》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职员上的本质不同,由此剖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要紧意义。
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规范是什么?有什么弊病?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常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规范的特征及其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时候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点。
33.(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规范,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
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怎么样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建议?这两种建议的主要分歧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3分)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意义?(3分)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时候地方行政规范进步变化的趋势是什么?(2分)
34.(12分)规范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要紧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予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予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材料四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一般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一直在直接学会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征与历史用途》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是什么原因,秦朝是怎么样破舰这一困局的?(4分)
(2)结合所学常识指出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规范是什么?有什么弊病?(2分)
(3)据材料四和所学常识,为何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时候中国地方行政规范演变的认识。(2分)